三角阀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三角阀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追寻戍边将士的精神DNA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20:22:14 阅读: 来源:三角阀厂家

西北向西,是人称“生命禁区”的巍巍边关。新疆军区的许多边防官兵却长年驻守于此,把青春、热血甚至生命都献给了这片神圣的土地。

支撑他们扎根高原、建功边陲的力量源泉究竟是什么?将士们告诉记者,是“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的不变信念,是“忠诚使命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卫国戍边”的喀喇昆仑精神,是“扎根边防、蓬勃向上”的小白杨精神,是血液里流淌着的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!

一座名叫康西瓦的烈士陵园

康西瓦,海拔4280米。

这里有一座名叫康西瓦的烈士陵园。陵园里,长眠着100多名烈士,为了祖国安宁,他们的年轻样貌在战火硝烟中瞬间定格。在喀喇昆仑戍边军人的心目中,他们早已化作了边关的巍巍山脉,这座陵园也成为令无数官兵仰望的精神高地。

红山河,海拔5120米。

这里有全军海拔最高的机务站。机务站的荣誉室里留存着一张照片,那是士官张定燕接受央视访谈时的情景。

那年,央视摄制组来到红山河机务站采访。令他们分外好奇的是,无论屋里屋外,张定燕总戴着一顶军帽。在室内拍摄时,记者想请他摘下帽子,张定燕不好意思地说:“头发快掉光了,不太好看。”由于高原缺氧,不到30岁的张定燕几乎谢了顶,因为担心父母见了伤心,他甚至从不主动提探亲休假的事儿。

后来,摄制组把他请到央视做访谈。一位大学生问他:“条件那么苦,你守在红山河后悔吗?”张定燕平静地回答:“我们每次上山都要经过康西瓦烈士陵园,那里安葬着100多位烈士。我不止一次看过他们的墓碑——大多十八九岁——为了保卫祖国,他们已经在雪域高原长眠了几十年。问我后悔不后悔,在那里就能找到答案。”

如今,途经康西瓦的官兵,不论职务多高公务多忙,都要去看看烈士,点支烟、敬杯酒;运输车队路过时一律减速慢行,跟烈士打招呼的喇叭声在山谷中经久不息;三十里营房驻军单位领导,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康西瓦向烈士报到,调离的时候还要向烈士述职……

天文点边防连士官刘小赣携笔从戎、奔赴高原之后,不少大学同学颇为不解。“有人说,在高原工作躺着也是奉献。你从经济繁华的温州走进寂寞冷峻的高原,到底值不值?”刘小赣回答:“我每次上山都要到康西瓦烈士陵园去祭奠,先烈的事迹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忠诚,什么叫崇高,什么叫奉献,什么叫值得!‘躺着’,决不是边防军人的性格!”

一座陵园就是一座丰碑。

这些年,新疆军区多次对分布在全疆的烈士陵园进行维修整饬,扎实开展以“瞻仰红色圣地、重温红色战史、解读红色文化、走进红色实践、传承红色基因”为主要内容的塑魂活动,在薪火相传中构建了一茬又一茬戍边将士的精神谱系。

“军区部队大多驻守在雪域边防,环境艰苦、任务艰巨。传承红色基因,发扬光荣传统,既是信念和动力,也是路碑和坐标,是她在时时刻刻引领和规范着官兵的价值追求。”新疆军区政委刘雷告诉记者。

一曲传唱半世纪的红色歌谣

1963年,时任某部宣传干事李之金到阿拉马力边防连蹲点,被官兵“三峰骆驼一口锅、两把铁锹住地窝”的戍边精神所感染,连夜创作出《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》歌词。谱曲后,这首歌很快风靡全国。

今天,这首曾刻画出当年边防官兵精神风貌的经典红歌,成了阿拉马力边防连的连歌,也成为官兵坚定信念、忠诚戍边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
对连队官兵来说,“最听党的话”意味着必须经受住重重考验。

一天,一名做外贸生意的商人,带着一箱洋酒、几条洋烟和2万元现金找到连长冯兵说:“兄弟,这只是一点小意思。我朋友有几样东西想通过你们执勤的地方,请你们行个方便,以后缺什么只管说。”冯兵毫不犹豫严词拒绝:“边防军人守的是国门,代表的是国家,不是私人老板的保镖。我们只听党指挥,绝不听钱使唤!”

在新疆军区的每个边防口岸,官兵都把“最听党的话”作为最高政治要求,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边防军人形象,抵制住了形形色色的诱惑。

红山嘴边防连驻守在号称“沟沟有黄金”的阿尔泰山。有一回,一个老板找到连队,提出以每天5克黄金租用连队的巡逻车。连队官兵不为所动,“黄金再重,也没有边防军人的使命责任重!”

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驻守在中巴公路“黄金通道”的咽喉要地。连队坚持管教并举,用严明纪律约束,以教育强化引导,着力培育官兵视职责如泰山的高尚品质。

2011年,一辆国际旅游客车从巴方驶入我国境内,经检查,驾驶员的助手没有护照,执勤战士要求其按规定返回巴方。这时,驾驶员从车里拿出10条高级香烟,递给哨兵请求放行。执勤战士当即把香烟挡了回去,严肃地说:“你们手续不齐全,不能入境!”

在连队党支部的带领下,全连官兵做到了“一身正气守国门,千金开道难通关”。近些年,他们先后拒收现金、礼品200余次。

学军史,讲传统,铸军魂。在天山南北座座军营,各单位纷纷总结提炼师魂、团魂、连魂,谱写师歌、团歌、连歌,广泛开展“红色基因代代传”知识竞赛和读书演讲活动,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官兵铁心向党、卫国戍边、崇文尚武的好作风。

而那曲传唱了半个世纪的红歌,就像历经风雨巍然屹立的界碑一样,牢牢地植根于每个戍边军人的灵魂之中,成为永不褪色的信仰坐标。

一个扬名军内外的边陲哨所

新疆塔城军分区小白杨哨所,因歌曲《小白杨》和“扎根边防、蓬勃向上”的小白杨精神名扬四海。

哨所每次组织点名,都要首先呼点“小白杨”,全连官兵集体答“到”,这一传统坚持了29年雷打不动;深入开展的“唱小白杨歌曲,讲小白杨故事,做小白杨传人”活动成效显著,涌现出一批“小白杨式战士”。如今,“小白杨”3个字,已成为激励官兵忠诚使命、戍边守防的精神支柱。

副连长戴汨礼忘不了,那年冬天,他带领哨所4名战士去巡逻,途中突遇暴风雪。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酷寒中,巡逻队顶风冒雪连续行军12个小时,走了40多公里风雪路才返回连队。精疲力竭的官兵纷纷感叹:“要不是有小白杨精神的支撑,肯定坚持不下来……”

在小白杨哨所当兵,一辈子都会感到荣耀。

去年新兵下连后,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单调的生活,从甘肃入伍的新兵杨珂熙无法适应,向连队申请调到驻城镇连队:“我是从农村出来的,实在不想跑出这么大老远还是在山沟沟里面守边防。”

连队干部带他参观小白杨哨所展馆和连队荣誉室,给他讲老一辈戍边人的感人故事和一项项荣誉背后的艰辛。渐渐地,杨珂熙喜欢上了哨所,喜欢上了淳朴的战友,也喜欢上了顽强扎根的小白杨。几个月后,杨珂熙一跃成为连队的训练尖子,还表示一定要在本职岗位上干出成绩,争取选取士官,多为祖国守几年边防。

在小白杨哨所,官兵们已经深深地把自己的心融在了这里。即将退伍的老兵,临别时总要带走哨所周围的一把泥土。他们在白杨树下含泪高唱《小白杨》,举拳宣誓:不论走到哪里,永远做小白杨传人!

多年来,小白杨精神和“忠诚使命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卫国戍边”的喀喇昆仑精神一起,成为新疆军区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,引导着广大官兵立足岗位履职尽责,练打赢本领,砺戍边精兵。

而今,小白杨哨所不仅成为塔城军分区和塔城地区的“特色品牌”,还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每年慕名来此的参观者络绎不绝。

从军营走向社会,从边关迈向都市,小白杨精神发挥着日益强大的正能量。军区首长自豪地告诉记者,在新疆军区戍守的万里边防线上,小白杨精神和喀喇昆仑精神一样,展现了边防将士“卫国戍边的责任担当、落地生根的顽强意志、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、默默奉献的朴实情怀”。这些精神都是新时期军地建设需要大力弘扬的,各级党委、政府把小白杨作为一个金字招牌来看待,既是对小白杨精神的弘扬,也是对戍边军人的肯定与褒奖。(记者 孙兴维 特约记者 张应翔)

巴彦淖尔定制工作服

山西工服订制

韶山订做工作服